中网头条 人物专访 热搜头条

深圳援疆:推进喀什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特区深圳援疆10年来,以先行示范的担当聚力脱贫攻坚,通过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让少数民族村民解放思想行动起来走上致富之路,通过发展产业让乡村经济活起来,引来电商连结西北乡村与东部沿海市场,让受援地新疆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的乡村从穷乡僻壤摇身一变成为“聚宝盆”,原生态的乡村风光成为“摇钱树”,不但实现了富民兴疆,还让乡村文化振兴成为文化润疆的先行军。

 
QQ截图20210210153235
 
▲光华现代农业公司进行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吸纳上百名农村妇女务工。记者 李晓玲 摄
 
“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
 
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县班迪尔乡坎尔洋村隐藏在高原深处,是电影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发祥地,更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深圳援疆前指”)投入近千万元,帮助昔日的深度贫困村坎尔洋村做大文旅产业,成功获批国家4A级景区。

QQ截图20210210153243
▲坎尔洋村(资料图)
 
如今这个只有800多人的塔吉克村庄,农家餐饮、特色民宿、乡村采摘等各种业态蓬勃发展,“看最美高原星空”更是成为当地旅行社的必推项目。坎尔洋村第一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驻村干部熊七洲告诉记者,只有做足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文章,把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起来,才能为“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
 
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以下简称“帕乡”)是远近闻名的稻米之乡。去年以来,深圳援疆前指在帕乡安排项目资金2500万元,打造乡村振兴旅游示范点,不断提升改造村容村貌,开辟喀什市乡村旅游新路线。
 
在深圳援疆的大力支持下,帕乡按照公园乡、景区村、消费点的旅游发展思路,通过环境改造、景观提升统筹整合全乡资源优势,形成了整体空间、建筑风貌、人文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特色乡村,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援疆带来的丰硕成果,在优美环境中过上小康生活。
 
记者在帕乡多个村走访时,随处可见农业生产与乡土风情自然融合的景观,几乎村村都有特色有亮点,丰收后的农民在晒玉米和辣椒,开烤肉店、美发店,充分发挥各村资源优势,打造旅游景点,形成了“红色稻香”“稻香泉村”“稻香盛宴”等多个乡村旅游品牌。帕乡党委书记王荣海说,深圳援疆把特区发展思想引入乡里,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特色的美丽乡村,帕乡还入选了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QQ截图20210210153253
 
QQ截图20210210153302
▲资料图
 
百年喀什纪念馆、馕文化产业园等的建成,更是大大提升了帕乡的“气质”,贫困乡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乡。
 
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帕乡村民们祖祖辈辈种植水稻但收益并不高,在深圳援疆前指牵线搭桥下,帕乡与优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规划了万亩精品水稻生态园建设项目,把水稻种植与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运营相结合,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和生态观光农业,提高土地的产出价值。
 
QQ截图20210210153312
▲资料图
 
据了解,目前这一项目整体投入改造资金4000万元,流转土地3000多亩,涉及农户3700多户,其中贫困户1085户,释放出富余劳动力4000余人,增加再就业300人,给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如今,融观赏、娱乐、餐饮、购物、度假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旅游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线,猴有米牌大米也卖到广深等地,实现了农户和援疆企业双赢。
 
记者在流转的稻田里看到,援疆企业与受援乡镇合作,引导支持阿西木和吾斯曼两名致富带头人成立了种养合作社,形成了边沟养鱼、排碱渠养鸭养鹅、稻田养虾养螺和优质水稻种植等“六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出集观光旅游、生态种养、健康休闲、娱乐采摘为一体的“稻乡渔歌”生态农业综合体。
 
QQ截图20210210153320
▲资料图
 
当下,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喀什地委副书记、深圳援疆前指总指挥杨春生告诉记者,深圳援疆全面开展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了乡村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等的全面振兴,现在基层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整治,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在保持乡土风貌的前提下,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
 
引入的现代企业和乡村振兴项目吸引大学生返乡。23岁的迪里木拉提·吐尔洪从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从网上应聘到深圳援疆的稻米企业,在土地运营部工作,晒得黑黑的他戴着一顶草帽在稻田里教农民放养龙虾,月入4000元,“地里很好玩,我喜欢土地。我懂双语,主要负责与当地农民沟通,平时也有同学朋友来找我钓鱼和龙虾。”
 
新兴产业助推长效扶贫

喀什地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囿于展销渠道短缺,自然禀赋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只有建立消费扶贫长效机制,搭建起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才能促进受援地贫困户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在喀什市郊深圳援建的馕产业园,新疆老百姓的主食馕通过标准化生产和推介营销,跻身为“网红产品”,经电商平台展销,插上了产业和文化旅游的翅膀,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
 
记者在馕产业园看到,火热的打馕现场不远就设有电子商务区,3个直播间以网红带货方式线上展销,将喀什干果、馕等农特产品配送到全国各地千家万户。
 
深圳援疆前指牵线引进的供销亿农有限责任公司是这里的主角。公司借助已经成熟的电商销售平台,建立了专业化研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符合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口味的系列馕产品,打响“喀食味道”品牌;建立了专业化营销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讲好馕故事,推动馕产品走出新疆,走向全国。
 
只有用新兴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才能协同乡村振兴推进受援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深圳援疆前指积极参与当地消费扶贫中心(深圳)建设,并与京东、拼多多等公司对接建立线上销售平台,设立喀什扶贫产品专区;引导深圳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高校合作在喀什试种美国杏李等新特品种,引导援疆企业为喀什农副产品申请“圳品”认证。
 
深圳援疆前指还协助光华现代农业公司开拓俄罗斯、土耳其等市场,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喀什核桃产品,带动了5000多种植户脱贫增收。光华公司也把核桃等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卫星工厂,设到喀什乡村的田间地头,吸纳了上百名农村妇女务工。
 
布阿提柯木·买买提告诉记者,她在核桃加工厂工作两年了,每个月都有一两千元收入,既能挣钱又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和家务,特别开心。
 
内容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李晓玲
编辑:梁煖

中网推广

广告
返回顶部 联系